四川路桥代代相传,“两路”精神永不褪色
2025-01-12 19:59:53

1951年6月,川藏公路大渡河上第一座钢结构悬索桥——大渡河桥建成,刘伯承同志挥笔写下“大渡河桥”桥名,朱德同志亲笔写下桥联:“万里长征忧忆泸关险,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”。

1952年11月20日,汽车通过白雪皑皑的雀儿山,康藏公路康定至昌都段提前正式通车,向昌都前进。毛主席为此题词“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,不怕困难,努力筑路!”

1954年12月25日,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,一条连接西藏与内地的“血脉通道”在一锹一镐、一钎一锤中矗立,“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、顽强拼搏、甘当路石、军民一家、民族团结”的“两路”精神,也像一颗种子在一代代四川路桥人的信念中生根发芽,一步步长成为参天大树。

四川路桥代代相传,“两路”精神永不褪色

“把公路修到拉萨”“住的是5000米高度,睡的是斜坡30度,气温是零下30度,开水是沸点70度,可我们的劳动热情却到了100度!”……时至今日,川藏、青藏公路建设者的感言仍然感人至深、催人奋进。从雪域高原到天府之国,四川路桥人就像在高原绝地中逢生的“班公柳”一样,扎下根来,在川藏公路上不断续写新的奇迹。

1984年,川藏公路改扩建工程启动,实现川藏公路面貌大改善;

2014年,雅康高速开建,四川路桥奋战最难、最险的标段,打通“川藏第一难”的二郎山隧道,架设起雄伟的“川藏第一桥”兴康特大桥,让高速公路通达甘孜州康定市。

2022年,筑成“龙门天路”绵茂公路,标志着四川省最后两个市(州)“相邻不相通”的历史彻底结束,切实带动德阳、阿坝两地经济发展。

一座座长虹跨越山河,通江达海,一条条通途飞跃天堑,连接九州。作为“两路”建设的参与者、见证者,“两路”精神的缔造者、传承者,70年来,四川路桥人逢山开路,遇水架桥,先后修建公路3万余公里、大型桥梁3000余座、特长隧道200余座,用一个个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,用一项项智慧便捷的筑路利器,征服山川江河阻隔,攻克蔚蓝深海辽阔,助力实现从“蜀道难”到“蜀道通”再迈向“蜀道畅”的历史性跨越,扬帆海外,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中奋力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。



返回上一步